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寻医问药 > 诊疗室
编号:10755176
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中西医辨治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1年10月4日 《当代健康报》 2001.10.04
    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单纯疱疹性病毒引起的角膜炎性损害。复发性是指曾有过病毒感染、血中已有中和抗体者,多见于青壮年,是最常见的角膜病之一。复发的机理一般认为是机体受到冷风、烈日、高热、疟疾、月经、劳累、创伤或局部药物刺激以及机体免疫功能下降,隐匿于三叉神经节细胞内病毒被激活、繁殖,再次进入原发病灶区引起炎症。临床以反复发作的畏光流泪疼痛为主诉,角膜知觉减退,睫状充血,角膜呈树枝状,地图状浸润,甚则角膜基质层水肿混浊为特征。反复发作,病变侵犯实质深层,严重影响视力甚则失明。

    中医治疗本病既重视局部治疗,也讲究调理全身,因人而异。引起复发的原因是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的结果。提高机体免疫力,益气养血滋阴以扶正,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    1、风热上犯型治以疏风散热,菊花、桑叶、银花、板兰根、蝉衣等。2、肝火炽盛型治以清肝泻火,桅子、龙胆草、黄芩、密蒙花、木贼等。3、湿热蕴蒸型治以清热利湿,薏苡仁、滑石、木通、车前子、黄芩等。4、阴虚挟风型以滋阴祛风,生地、熟地、防风、蝉衣等。

    典型病例:患者陈××,男,49岁,农民,右眼畏光流泪疼痛不适2月,诊为病毒性角膜炎,给予无环鸟苷眼水、维生素C及B2、病毒灵等治疗1月余,效果不理想,要求中药治疗。查:右眼视力2,角膜见10余处水泡,角膜基质层弥漫性混浊,后弹力层皱褶,后壁见大量沉着物,余窥不清,舌红少苔有齿印,脉弦细,诊为盘状角膜炎并角膜大泡,辨为气阴两虚,治以益气养阴,给予生脉、鱼腥草注射液静点,地黄汤加减,药渣热敷。七天后症状减轻,角膜仅见中央一处大泡。继服上方中药10服,角膜中央基质层混浊,后弹力层皱褶明显减轻,角膜后壁少许沉着物。患者因故自行停药,七天后感冒,右眼红肿疼痛,畏光流泪,睫状充血,角膜上皮糜烂,基质层弥漫混浊,后弹力层皱褶后壁大量沉着物。舌红苔薄黄有齿印,脉浮细,给予桑菊饮加减,10余服眼诸症减轻。后给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20余天,右眼视力4.9,角膜中央遗留少许混浊,观察至今未见复发。

    湿热与阴虚常是导致病程长、缠绵难愈、复发率高的重要因素。临床中既要分清湿热的偏重,又要顾护胃气。古人云,“九窍不利皆脾胃不足”,气虚者加党参等,病久阳虚者要温阳。

    患者应忌烟、酒、姜、蒜等辛辣之品,饮食宜清淡,少食肥甘。锻炼身体、增强体质对预防治疗本病有重要作用。 (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眼科 滕克禹 范玫), http://www.100md.com